2011年4月18日 星期一

議題0315課堂記錄

議題:議題開發
主講者:卓亞雄教授
主持人:張錦華教授
時間:2011.3.15 10:20am~12:20 am
地點:台大新聞所301教室
紀錄:賴昭男.黃湘琪.葉思敏.賴子歆

**卓亞雄認為,優秀的新聞工作者,應藉由議題開發增加報導的深度與可讀性。議題開發的方法有多種,其中四大方向,包括: 

一.作者長期關心的議題,創造新的進度。

1.高跟鞋議題: 看似一般的高跟鞋可以是一個好議題,像是高跟鞋是如何被創造?不只是時尚,消費心理、商品新鮮周期等都視因素,遠不是一位鞋匠可以成就。

2.休旅車議題: 日本車打得美國汽車業丟盔卸甲,怎麼反攻?美國設計出高頭大馬的大型豪華休旅車〈LSUV〉應對。例如藉美國南部水災多的因素切入,日本的車低、小」,水一上來就淹,開LSUV高頭大馬車子,可以高高在上看小日本車。小個兒男生特別喜歡買,每次開這車子就有騎高大駿馬的感覺。因此可推想,LSUV是美國車廠就民族自尊設計出來的,結合學界、政界、汽車業一起設計。 因此一個好的議題,一定是非常多不同面向累積而成。



二.持續追蹤影響深遠的議題

同一議題可以一做再做,只要切出新角度、新面向

●像是土石流,從賀伯到桃芝,新聞獎發給土石流題材很多次,原因是新的面向被不斷開發開發出來。例如,切出土石跟水流一樣都有自己的流路,主要是人類切斷,造成災情橫生的角度,就可以在現象面外切出成災原因角度。人們喜歡在危險的山谷出口蓋房子,主要是認為風水好;谷口、懸崖山麓相偕處都很危險,雖然視野好,但風險高,這是另一個可切的角度。

●又例如小林村,關於土石流監測,水土保持局監測水和土,獻肚山是泥頁岩,頁岩跟泥岩互層,下雨時,水從頁岩間滲入,泥遇見水成為滑動介直,造成山崩。因此,須知道是怎樣的地質,不同雨量會造成不同危險,這些是非常嚴謹,一步步去調查、理解的;這也是值得議題開發面向。日本縣地勘查小林村,發現崩山其實之前就有跡象,地表會出現蠕動的痕跡,返回日本後調出全境空照圖,一步步挑出危險之地。台灣相近的單位是國家實驗研究院的防災科技中心,搞了八年還是籌備處,還沒成立。納稅人的錢完全沒有起作用,這也是另外一個土石流可以經營的題目。

●遷村話題的另一個觀察:由於山區耕作的土地大多是侵占來的,加上災難後善人帶著鈔票到災區現地發放,跟政府救濟比起來,來的更全面。因為有些政府救濟對於沒有登記的戶籍就不會發放。不信任慈善團體或整府功效的善人,只相信自己親眼所見,讓災難發生後更留在山上當災民。要遷村,其實要再找一塊土地可占,在山下是不可能的;信義鄉農閒時有有住民在山下活動,只要颱風警報一發布,為了能領到救濟金,就回到山上去。因此,在事實上找到問題新面向,就成了老議題的新生命。

一個題目有不同面向 之後就會獨立成為有趣且具吸引力的題目

●極端氣候,會是今後三年、甚至十年得獎的熱點,只要能找到新的證據,就是一個很好的題目。余英時院士寫文章回憶幾十年前剛回國時家門口的景色,博霧與竹子的交影很有意境,但根據台灣現在統計,霧天大幅減少,毛毛雨也不見了,這是可切入的角度,一個生態現象讓你觀察出來,生態學就叫破壞,裡面有很多很好玩的現象。最重要的是說服讀者極端氣候就在讀者周遭的切身性,一個一個找出極端氣候在台灣的現象。

●例如彰化曾早在四月就黑眉錦蛇現蹤,消防隊一去看不但有蛇還下了蛋,但黑眉錦蛇正常現蹤、產卵時間是六月底,但現在四月中就出現產卵,動物靠微小的DNA片段來判斷生命週期,依據光週期和溫週期決定何時出土發育,因此可能因二月或三月某天溫度突然很高,就以為應該結束「滯育期」,開始生命的下個步驟。

●台灣現在時雨量暴增,可以從不同時間測出來數據來比較,再請專家學者研析,就是一個很堅強的題目。                                                       
1.像是台大農藝系的教授做的稻作插秧受熱浪影響的題目,一個地區插秧,當天只要有兩個小時氣溫超過32度,稻子就不會結穗。

2.極端氣候迫在眉睫,不只有下大雨、淹水,連糧食都有危機。

3.許多農作物開花時若沒遇雨期,結的就會是空蕊。

●澎湖寒害例子

1.一位澎湖檢察長說澎湖是全世界最好生存且最快樂的地方,自殺率僅千分之七,全台灣最低。澎湖日子太好過了,夏天釣魚、曬魚乾,冬天有吃不完的魚乾。但在澎湖寒害時,澎湖滿地撿魚,那些魚是急速冷凍,不是凍傷致死,保鮮其很長,一兩年都吃不完、不必打魚。

2.有很多單位監測到海溫降低了,海洋大學、中央氣象局、農委會澎湖水產研究中心,但都不講。中央氣象局有海溫「測報」放在網路上被動供查閱,但有多少漁民會上網看海溫?

3.台灣有很多資料都有做,一項研究有五六個單位在做,但彼此都不知道對方在做什麼,未能橫向結合再一起發揮更大功能。原來這個題的目的是在催生搜尋引擎之類的機制,只要透過搜尋引擎就可以知道其他人的研究進度,可以讓一項研究成果發揮更深的作用。

●口蹄疫例子

口蹄疫時,病死豬隻很多很多,豬農很可憐。但去拜訪台南的養豬場發現,他家多了好幾台名車,原來是政府在撲殺補償時,調查豬農養豬頭數、發補償金,與撲殺分開的作法,造成豬農彼此互相商借豬隻湊數領補助,大規模的豬部隊在路上移動,很可能造成疫情失控。

三、參酌走在台灣之前的先進國家曾發生的議題。

1.台灣整體發展大概慢日本十年,像是汞汙染。1970年代熊本縣大白天居民走路像喝醉酒,失去平衡,連貓也有一樣狀況,經過東大生物系師生調查,貓吃魚,代表水被汙染,進一步追查,才知道是汞汙染,源自工廠廢水,10年後才還原真相。

2.例如,自殺潮也是從日本過來的,職場爬到頂尖叫窗邊族(總經理),窗邊族兩條路走,一個是退休,另一是從窗戶跳出去自殺,台灣的職場壓力引發自殺有可能源自日本。

●長期照護

1.長期照顧體系的調查報導,台灣最近發展得很多,像是其他福利國家他們推動的進度是如何變化,參照其他國家經驗再檢視台灣現象,即可找到變化脈絡。像是台灣的雙薪家庭,若將長照責任丟回小家庭,這是否可行?送到對岸福建老人安養只要五千多塊錢,但台灣要三萬元。

2.參考其他長照設計,一定要對照回台灣主客觀的環境。若能預測到他的變化,就是很好的調查報導,大家可以避免再走上失敗軌跡,這就是調查報導的價值。

●卡翠那颶風災難週期

1.卡翠那颶風的災難週期,災難會因災難本身或國家富裕程度有不同的調整。美國曾在卡翠那發生、聯邦政府介入後,對路易西安納撤出的災民,到外地居住都由政府買單,造成許多難民到五星級飯店祝好幾年還不走,讓政府尾大不掉。

2.災難週期造成人民流動,破壞治安,像是災民湧入的休斯頓,沒有經濟收入後搶案頻傳,災民缺乏交通工具多聚集在城中 ,市政府為了為了保護市郊住宅區安全,連捷運興建都暫停。人員流動會產生什麼問題,會不會回流與土地價值有關,台灣地很貴,災民一定會回來。若是土地很不值錢,就不會回去了。接下來是老師、律師失業,是一個複合現象。因此若拿先進國家的經驗,可以預測本國的發展。就別人現象做一些預警,對執行職務的人可以多些準備。

四、世界重大的發展趨勢是議題開發的素材

●科技發展影響

會帶動全球的發展,像是電腦,如何影響日常生活跟人際關係,等到風行到台灣時,會造成什麼樣的現象。可以從先進國家的普及率、社會行為、人際關係類推到台灣。新科技發展會帶動人與商業行為的發展,這些都可以參考先進國家的經驗。例如,手機一上市就讓傳統電話(市話)退居二線, 汽車發明帶動door to door 的運輸工具發展。

●世博會帶動全球性風潮

博覽會(世博)每一次世博都有一個主題,像是這次上海是城市,1988澳洲布里斯班博覽會主題是休閒,在此次博覽會之前大家都像是工蟻一般不停地工作,這次博覽會提出休閒重要的概念,發展休閒產業。過勞死已不是一種值得讚揚的社會價值,竹科新貴一點都不貴。

●受到社會價值制約

很多傳統會去修正新的思維、文化制約越大就會越放不開。例如,淡江大學有一個未來學研究所,在小學做上下課時間反轉的實驗,看中國人對於傳統既有束縛抗拒能力。先跟老師說好,將上下課時間對調,看同學會怎樣。四十五分鐘的下課時間,後十五分鐘小朋友無聊都回到教室發呆。

五、Q&A

Q 老師的自然科學背景本來就有,還是當記者後才接觸較多。

卓:我高中讀理組,特別喜歡這些東西。讀新聞基本知識要好,幾個必要元素是法律、物理、化學、生物,從媒體報導日本核反應爐事故錯誤連篇即可發現,其實,沒有這方面的專業知識沒關係,但至少要知道可以請教誰。

當一個記者腦袋要有地球儀,台灣經緯度大約幾度,特別是颱風來襲,往哪吹,什麼時候來,腦子裡有地球、台灣的方位,就會有概念。

Q神木村民眾為了要領補助金颱風天冒險回山上,他們是如何做取捨?

卓:當生命不值錢時,錢是不是更重要,願意冒著生命危險上去的,有沒有人去問他們,為什麼要去領那麼一點補助金,唯一合理的理由,有可能是他的祖靈地。
聽完意見就信服,不會進步,要去質疑。

Q 神木村居民對於土地是侵占要如何應證?

卓:到林管處查詢就知道。

Q 可是原本地可能就屬於他們的,是漢人把規範加諸在他們身上。

卓:這是不同問題,還我土地運動所以還在持續。

Q 老師做這報導時是不是也在挖災民瘡疤?

卓:調查報導目的是要提醒政府有所顧慮,特別是執行技術面,這是在一定前提下的調查報導

張:或許在調查報導裡沒有侵占的字眼,侵占概念是漢人土地所有權觀念所規範的,原住民在山上有他們自己的生活方式。

卓:他們耕作大部分都在是公有地。

Q 對於天災片,像是正負二度C、2012,媒體播放會引起民眾共鳴,那像其他議題,像是紅火蟻,核爆、都只能在災害爆發時才能做提醒報導工作?

卓:報紙不負常態社會教育的責任,必須在事件發生時,才可能在讀者高度關注時做價值的加值,像是聯合報總主筆的兩齒理論:事件醞釀時不理你,第二、三天才會大篇幅報導,必須要有事件先吸引讀者注意,在熱點情境下教育其他相關觀念;若平常就給,讀者不一定想吸收。

議題0308課堂記錄

講題:倫理學專題(二)
主講者:林火旺教授
主持人:張錦華教授
時間:2011.3.810:20am~12:20pm
地點:台大新聞所301教室
紀錄:徐嘉宏、陳韋馨、葉如凡、蔡秉宏、盧映臻

壹、以邏輯論證:為什麼需要道德?

(一)消極面:有道德比沒有道德來得好
一個社會如果沒有道德,人會活得比較不安穩,因為擔心別人會侵犯你。所以從這角度來講,有道德比較好。

(1)搭便車:搭便車者就是佔有道德的人便宜。在一個有道德的社會,搭便車者似乎可以占到便宜。但當一個人搭便車,會鼓勵別人也搭便車,當搭便車的行為越來越多以後,社會秩序難以維持,整體所付出的代價是越來越大的。當大部分人有道德,維持秩序的代價就減少。如果不是靠道德維持,而需要公權力介入,避免搭便車最好的作法可能是變成警察國家。但是,如果警察也沒有道德,誰來監督警察?這樣互相層層監視,社會代價會有多高呢?

(2)每個人的命運某種角度來講是連在一起的:別人的苦難有可能變成你的災難。比如有人選擇自殺,或許還沒有侵害別人;但有人可能是被綁架撕票,就付出了社會成本。
丹麥全世界幸福排名第一,他們稅負很重;但她的人民表示:他們願意交重稅,只因為他們不希望在路上看到一個窮人。當社會上每個人都願意付出多一點,這個社會怎麼會不安定?所以我說活在一個有道德的社會的消極意義是你會活得比較安心。

(二)積極意義:道德跟幸福人生有關
當代倫理學認為有意義的生活必需有目標,這個目標必須超脫自己之外。人生如果沒有目標,人不會活得快樂。

(1)人生目標:辛格(PeterSinger)在書中提到紐約許多有錢人,把年薪的四分之一花在看心理醫生上。這些人賺了錢,不知道自己活著要幹什麼。許多人因為活得沒有目標而自殺;事實上只要關注到自己以外的人或事,生命會變得很有意義。

(2)道德滿足感:美國有個退休的洗衣婦McCarty,1995年,她67歲時將自己終生積蓄約15萬美元,捐給南密西西比大學當獎學金。有人質疑她怎麼不把錢花在自己身上?她回答:「我是花在我自己身上。」這老婦人可以把錢拿來改善自己生活;也可以捐贈出來當獎學金,哪一種比較有價值?這老婦人偉大的原因是她的「自己」包括許多「別人」。人的偉大與否,差別在他有沒有把自己放大,偉大只在一念之間。你看這故事時,會佩服他,而不會在乎他智商、不會在乎她美醜、不會在乎他職位高低。

(三)活得有尊嚴:
當代哲學家JohnRose說人要活得有尊嚴,包含兩個元素:

(1)自我價值感/對自己能力的信心:對自己能力的信心來自於肯定獨特的自我。有很多人在別人的價值觀認知中不是最好的,但最後結果卻讓人羨慕。像吳季剛、吳寶春、曾雅妮、王建民,這些人我們都覺得他們是台灣之光,但他們都不是名校出生,也不符合傳統對「好」的人生定義。你覺得自己有價值,是因為你覺得自己做的事有價值;但事實上,也需要別人欣賞跟肯定,至少也要是「有意義」他人的肯定。

(2)別人對我們的肯定:別人對我們的評論,影響我們的喜怒哀樂。我們不可能沒有他人肯定,然後自我肯定。能得到他人肯定的行為,不可能只對行為者本身有益,也會對他人有益。所以你要活得有價值跟尊嚴,都是要為別人做點什麼。

康德認為:人跟動物之所以不一樣,在於人有理性可以從事道德的行為:知道這件事對我不利,我還去做,這才是人;如果知道對我有利才做、不利就躲,這就是動物的趨利避害行為。有個自由主義的哲學思想家說:人跟動物不同的地方在於,人能夠自我選擇。但現在社會上有多少人能自我選擇?

二戰期間,義大利化學家李維,因為猶太裔身分被送進集中營,他死裡逃生後寫了一本傳記,提到一個人叫羅倫佐。他說:「我相信我是因為羅倫佐這樣的人才能活到今天。」羅倫佐是集中營裡的工人,每天給李維一片麵包,李維因為羅倫佐的行為,讓他感覺自己還是人。一片麵包就能喚醒人類的尊嚴跟價值,我們誰沒有能力給別人一片麵包?適時的一片麵包勝過千軍萬馬,不以善小而不為的原因就在這裡,重點是在那份心意。

貳、新聞為什麼要講倫理?

一、我們可以把倫理分為兩類

(一)一般倫理:
這是人的身分所形成的道德倫理,就像在一般狀況下不能說謊、不能傷害他人,這些都是一般道德,適用於所有人。

(二)特殊倫理:
是因為職業、身分、地位的不同,而產生的特殊道德要求。因此適用於醫生的道德規範,並不適用於其他職業;適用於政治人物的,不一定適用於企業家。

所以新聞媒體也有專門適用於新聞媒體從業人員的特殊倫理。為什麼需要特殊倫理?因為在價值多元的社會裡,要滿足一個人的幸福需要很多價值,這些價值分工才能創造更美好的人生。用醫生來舉例,假使醫生不是為了救人,而是為了賺錢,有錢人我就努力醫;沒錢的人就隨便看,甚至有額外的服務要收紅包,社會會變成只有有錢人才有健康。理想上,職業倫理就是為了保障那個職業的理想能夠實現;確保構成美好社會的價值能夠實現。當每個行業的人,都不注重特殊倫理,就代表那個在領域中,我們希望他實現的價值沒有實現。

二、職業分工是目的還是手段?

(一)對職業倫理的質疑:從社會的角度來看

(1)任何一個違反職業倫理的行為,造成的結果是別人受害,這會破壞社會的合作關係;減少人與人之間的互信。最後不是危及社會穩定,就是必須增加維持穩定的成本(增強制裁力量)。當金錢目的高於職業倫理,則各行各業皆以營利為目標,造成社會需增加成本相互約束,但制裁力永遠用不完,造成成本無限上綱。道德約束本是人與人互助合作的關係,希望彼此都能藉此得到好處。

(2)社會的相互依賴性:
當你違反職業上應有的倫理,受害的是別人而;別人違反職業倫理受害的是你。人與人之間若彼此相互猜忌、防範,則社會不可能團結合作。

(二)職業分工既是手段也是目的

(1)工作的內在價值和外在價值:外在價值是因工作所換取的金錢和地位(薪水與升遷之好處);而內在價值則是工作本身所產生的價值,認為工作本身是有意義的。

(2)過度重視外在價值的人比較容易違反職業道德也會忽視內在價值的重要性。

(3)工作內在價值降低,表示工作本身沒有多大意義。所以工作不應該只是賺錢謀生的工具,它本身應該也有價值,而工作的價值會在職業倫理中呈現。例如:公務人員「推拖拉」的狀況,顯示公家機關人員擔心「惹事」的習性。以外在價值角度來說很正常,因為他們並無會因為多為人服務而多賺一毛錢。因此,若以外在價值為重,則不知工作本身的價值。當醫生是為了賺錢,認為賺錢才能購買別的東西,僅為賺錢而工作者最可悲,因為他以為工作的價值僅在賺錢。

所謂「敬業樂群」意味你在工作中找到價值,藉由工作傳遞有價值的理念。由此可知,重點在於:工作的價值在哪裡?重點在於自己知道要幹什麼、在自己想要幹什麼?做哪件事情對社會貢獻比較大?內在價值一定會實現工作倫理。只要覺得工作有價值的,一定會遵守工作倫理。有內在價值的時候,才會活得很精采。

參、新聞媒體應該重視什麼倫理?

一、新聞媒體的定位

(一)自由社會和新聞媒體的相互依存關係

(1)媒體自由度是自由國家的重要指標。

(2)社會不自由不可能存在真正的新聞媒體;沒有自由就沒有媒體,只有宣傳工具。國家越自由,則媒體越自由。沒有自由社會,則沒有真正的新聞媒體。

二、自由社會的特質

(一)合理多元

台灣社會碰到意見不同時,就會互相謾罵。殊不知自由社會的意義就在於意見是「多元」,其代表意見不一樣非常正常。自由社會的價值不是一元的,是多元的;威權社會的價值才是一元的。因為人們會強迫人做某些事情,認為那才是「好」的。其背後的概念認為「好」是「標準答案」,亦為「我要強制別人得到這樣的答案」。但在自由社會裡,什麼是「好」?什麼是「不好」?並無單一答案。不管是在宗教還是價值觀上,都是多元的,我們應該「學習和不同意見者相處」。

(二)公民自主

人生到底哪個價值比較重要?是因人而異而且依狀況而異。人之所以為人,是因為能判斷不同價值的先後順序,因此社會並無絕對正確之價值。但合理多元並不指所有不一樣都一概接受,各種意見必須要有道理。
舉例而言,死刑議題爭論不休,台灣對此議題過於情緒化,並未理性以待,且過於簡化、流於報復心理。許多議題至今仍無標準答案,我們應學習和不同思想者共同相處。

三、媒體的角色

(一)維持多元社會的穩定:鼓勵和促進公民容忍歧見的德行
冷漠的選民,是極權主義的種子,當放棄選票權力,則意味將權利放諸他人。自由社會不應將意見不同者視為敵人,媒體有責任促進多元意見共存,建構多元和諧的社會。倘若媒體選邊站,則人民被迫跟著選邊站。

(二)提供充足、正確的資訊:幫助公民實現真正的自主
媒體提供正確資訊,才能幫助人民做正確判斷。

(三)公共利益的監督機制:第四權,新聞媒體是公器
媒體常忘記自己身為第四權的角色,應該扮演「公」的角色,公共利益是其最重要的考量,而將之視為賺錢工具。絕大多數人的了解資訊的來源就是媒體,所以人民只能在已被選擇的訊息裡吸收知識。

四、新聞自由和社會責任

(一)媒體監督政府,誰來監督媒體?

(1)媒體只重視自己對政府監督的角色,所以對政府負面報導較多、正面較少,這樣的邏輯違反媒體是「公器」的定位。媒體應以公共利益為考量,並有自我反省的機制,並且以「公器」自許。

(2)最可行的監督力量來自媒體自己,就是強調社會責任感的自我監督,也就是媒體自律。

(3)刮別人鬍子的人,應該先刮自己。具有自律能力的媒體,對政府或社會的批判才具有說服力。媒體是台灣亂源之一,因為絕大多數媒體人員將媒體視為謀生工具,卻忘記記者每天都在寫稿,寫的就是人民每天接收的東西。

(二)自由是新聞的必要條件,強調社會責任會不會壓縮新聞自由?

(1)自己監督自己,自由並沒有損失;而且自由的目的是道德的,不是為自由而自由。

(2)如果新聞只重視自由而忽略社會責任,將埋葬自己所賴依生存的自由。自由社會的新聞如果過度商業化,媒體將變成有錢人的宣傳工具,或者專為特定意識型態服務,這是媒體自我矮化,和獨裁社會一樣,都成為權力的奴隸。

(三)媒體應該承擔的社會責任有三

(1)應該呈現真實,提供公民真實正確的資訊。

(2)必須以公正客觀的態度呈現事實,必須反映社會不同的構成群體。

(3)公共利益為最優先,媒體必須記得自己是一個公器。

肆、結論

媒體是公器,媒體人是公民,所以必須經常有公民的自覺,才可能將道德內化。一個真正自由的自由社會要不亂,自由必須要有秩序,我們每一個人要分出一個身分去扮演公民的角色才行,否則,在一個公共倫理不彰的社會,沒有人可以過一個滿意的生活。當我們一直在抱怨我們沒有辦法改變的事情的時候,你永遠就只能抱怨,在我們身上其實還有很多的潛力,每個人要過怎樣的一生,是你自己要決定,你想做一個什麼樣的人?你想過一個什麼樣的生活?你的人生想要過得精采,所有人生存在的深層問題和道德絕對息息相關。

伍、問與答

問:老師在宣傳道德理念的時候,遇到歧見或是壓力,如何紓壓?

答:我沒有壓力。因為,所有人都知道道德很重要,他們即使要反駁我,他們也找不到理由反駁我。就算他們說我喊口號,他們也看到我自己活得很棒呀!所以我沒有你說的那種壓力。

問:網路上面很多群眾暴力的現象,當大家都這麼說的時候,它就成為一種現象,成為一種現象之後,媒體就去報導,不知道老師的看法如何?

答:我剛才都在強調媒體的報導是可以選擇的,你應該選擇對社會將來比較有利、有意義、有發展的東西,一樣可以填充版面的。如果報導沒有意義的東西,是為我們的讀者提供一大堆垃圾,你可以選擇報導,當然也可以選擇不報導。台灣現在幾乎就是搶獨家,也不管獨家是好或不好。大家都喜歡的事件,可能有些有意義;也可能一點意義都沒有。至於有沒有意義,我會覺得那是個人判斷。

其實媒體現在最嚴重的問題是老闆的問題,因為老闆通常都會屈服於利益,可是我覺得如果老闆是為了利益著想,但你是為利益服務的時候,你的價值就不見了。我認為所有的東西是可以去爭的,有沒有想辦法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我認為,你如果要讓自己活得比較不一樣,你就不能因為現實怎樣,你就怎樣。一定要有人敢去衝撞那個現實,當然衝撞可能需要一點手段、需要一點方法。

問:老師有提到現在對媒體最可行的監督方式就是媒體自律,可是我覺得道德訴求去要求個人是合情合理的,如果我們現在面對的是一個媒體組織的話,也要用道德訴求去要求他嗎?老師會不會覺得我們可以適度地讓國家介入媒體?

答:其實國家介入媒體,是早就有在做的事情。早期的資本自由主義社會是覺得政府管得愈少愈好,但現在幾乎所有的國家都認為有時候是政府要管多一點,因為沒有公權力介入其實是不行的。同學剛才提到個人和集體的概念,其實我不是非常同意。因為當一個社會在一個意識上得到一種共識的時候,連集體都會害怕。就像在台北坐捷運,上電扶梯大家幾乎都自動靠右,因為靠左會有壓力,當社會上形成一種共識以後,那個壓力就會產生。當大家覺得媒體都是這樣的時候,那大家就會覺得這樣是對的,當有人開始跳出來,(就會)慢慢產生影響。

問:如果有人不打手機,然後也反對手機基地台建在他家附近,就像美國Amish人一樣,他們不納稅也不跟政府求什麼,他要自己的生活,老師的看法如何?

答:Amish的例子非常非常的特殊,在Amish被政府控訴:不交稅、不服兵役、不受公立教育的官司中,法官判他們勝訴。唯一的理由是因為,他們不介入公共事務,這叫例外,可以勉強容忍。如果不參與公共決策,不會搗亂社會,那他們的生活跟我們不一樣也沒關係。但如果你要參與決策,那結果就會不一樣。你不能說,公共要承擔的責任我不要,但是我要去投票,那這當然就不一樣。

所以如果你不打手機,你可以反對基地設在你家,但是理由一定要是你周遭的人也都不打手機;如果他們要打手機,你不能說,週遭的人要打手機,但你不讓基地設在你家,只有你一個人不打手機,這樣力量就會比較弱,因為你不打手機對你來說好處比較多,可是社會上覺得有手機比較好。

問:對於之前有人人肉搜索一個法律系學生,撿到錢還人的時候還向對方索取收三成費用一事,老師有何看法?

答:我常常講合法不一定合乎道德,有些東西合乎法律,但是不一定合乎道德。比如說林志玲2005年在大連摔馬,才發現原來每個月她繳的健保費只要604元,林志玲完全沒有違法。因為按照健保法的規定,她屬於無固定雇主的勞工,只需要繳604元,而健保費是按薪資來規定繳保費,林志玲每年收入上千萬,只需繳交這麼少的健保費,你覺得公平嗎?所以我們常講合法不一定公平;合法不一定合乎道德。你如果撿到錢,而對方是有錢人,你跟他收三成,還合情理;但你如果跟低收入戶收三成,除非你比他還低收入戶,不然也不太道德。

你可以做的事情,不代表一定道德,比如說老太太要跌倒,你可以不扶他,但這樣道德嗎?所以像人肉搜索這件事情,也要看到什麼程度。如果是涉及別人的隱私,那就違法;那即使不是違法的事情,你也要斟酌一下對別人的傷害,所以道德常常在講將心比心。

議題0301課堂記錄

時間:民國100年3月1日上午10:20~12:10
地點:臺大新聞所103教室
主題:新聞倫理
講者:臺大哲學系林火旺教授

「人之所以異於動物,在於動物只懂趨利避害,而人具有道德」。日前以發表一席「台大學生吃飽等死」言論,引發爭議的台灣大學哲學系教授林火旺,3月1日應邀至台大新聞所,對全體師生講述新聞倫理的重要性。

針對新聞倫理這個議題,他引用HastingsCenter(一個獨立、非營利的機構,以健康、醫療、公共政策等倫理問題為關心的目標,成立於1969年)於1980年的研究,提出新聞倫理教育的五大目標:一、激發道德想像力;二、認知道德議題;三、建立分析技巧;四、誘發道德義務和個人責任感;五、容忍歧見。其中最重要的前兩個目標,便與道德有關,因此他認為台灣新聞倫理教育的方向,應從導正一般人對道德教條式的觀念開始做起。

林火旺從道德的觀點出發,批判台灣當前的政治與媒體環境。他表示台灣政治人物所考量的並非如何為民服務,而是如何獲得選票;媒體在意的並非節目品質,而是收視率;不管媒體或政府,都奉行實用主義的「目的證成手段」,只求目的不擇手段,形成了一個「道德真空」的地帶。

林火旺認為台灣社會之所以陷入道德真空,主要是社會充斥著自私自利的價值觀,道德基礎混亂且模糊,更重要的是台灣社會並無意願建立一貫且統合的道德體系。他說:「台灣大多數人還停留在威權社會的道德概念,不知自由社會的倫理該如何建構」。

傳統社會具有集體主義的概念,自由社會則在乎個人主義,但林火旺認為台灣社會是「不健康的個人主義」,真正的自由主義社會,個人可經由自我追尋發現個人的存在意義,但自我追尋並不是自私自利,而是建立在對彼此的尊重。

林火旺引用法國哲學家伏爾泰的名言,強調人應該要互相尊重。他說:「我並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是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但台灣社會提到政治,人們卻可以用各種方式來羞辱對方,「如果一個小孩溺水,你會先問他是藍是綠,再決定是否救他嗎?」

「我們先是一個人,才有身分和藍綠,自由社會最可貴之處,在於讓每個人都回歸成一自由獨立的存在,你應該尊重我,即使不尊重我,也應該要容忍我。」林火旺說。
談完台灣道德真空的現狀後,林火旺從倫理學的角度,為道德下一個簡單定義:所謂道德,便是人與人間的適當對待方式。他引用史懷哲的說法,認為倫理即是關心良善行為的表徵,個人有義務不僅考慮自身幸福,同時還要考慮他人及社會整體。

林火旺進一步表示,道德代表的是一種人際合作關係,是一種對他人的信任:廚師有道德,我們不用擔心入口的菜有毒;乘客有道德,孕婦和老弱就有位子可坐。若社會失去道德感,則賣病死豬肉的人不敢吃豬肉,用二氧化硫洗金針的人不敢吃金針,而社會上將充斥許多黑心商品,所以沒道德的社會就是人害人的社會。

然而道德問題又是如何產生?林火旺說:「只要兩個人以上產生互動,就產生道德問題。」他強調人離不開道德,如同離不開水一般。「這是一個需要人與人之間互相合作的社會,或許你可以隱居深山,但可能招致破壞環境的批評;人不可能脫離群體生活,因為人彼此間是互相影響的。」

林火旺視道德為一種規範,能對人的行為產生要求與限制。然而道德不同於法律,違法會受公權力制裁,違反道德的制裁則是社會輿論與良心的譴責。他強調以道德規範彌補法律的不足,因為法律的基礎在於道德,且目前的法律不一定公平、正義。「林志玲被批露每月件保費只要繳604元,但她投保身分符合規定,並無違法,只是在一般人眼中作何感想?」林火旺表示,制定法律是為了追求公平正義的社會,而檢驗法律是否適當,仍須回到道德層面思考。

林火旺補充說明法律的不足:「1964年一位住在紐約皇后區的夜歸女子,在她家附近被刺身亡。據報共有38位她的鄰居親眼目睹這個慘劇或聽到她的呼救聲,卻沒有人救她。這些人並未違法,但這樣冷漠的社會是一個好的社會嗎?」此外,凡事依賴法律,將會增加太多的社會成本。他指出政府為了肅清貪污,成立廉政署,但又擔心廉政署內成員的道德操守,因此又要成立一個「太上廉政署」來監督,結果增加更多社會成本。如果人皆有道德,又何必成立廉政署呢?

然而,講道德是不是要求大家都要當聖人?林火旺表示這是大家對道德的一種誤解,「難道作不到陳樹菊女士那樣,就不道德嗎?」他舉論語雍也篇的一段話:「能近取譬,可為人之方也。」能用同理心對待他人,便已達到合理的道德標準。「想到自己就想到別人,這就是道德心;能將心比心就是道德心。」林火旺說。

林火旺進一步說明,丹麥作為全世界幸福指數最高的國家,並不是這個國家的天然條件使然,而是在法律與規範的要求下,讓大家遵循道德準則行事。透過社會主義的長久施行,拾金不昧的社會風氣在丹麥普遍存在,而台灣的道德水準雖然不差,但與人間天堂丹麥香較,仍有進步的空間。

那道德評價的準則究竟為何呢?林火旺說,人在對別人進行道德評價時,通常會從這個人的行為與品格做判斷,行為的對錯是可以立即觀察到並予以糾正的;然而,一個人的品格道德是需要經過長期觀察才能得知,不能以單一事件評斷個人得失。林火旺舉例,二次世界大戰時,德國商人辛德勒為了拯救猶太人,不惜花費大筆金錢及冒著個人的生命危險,無私地救援那些與自己素昧平生的猶太人,展現偉大情操;然而,辛德勒私底下卻是好酒嗜賭的人,「此時,我們會因為他好賭,就否定他做過的事,說他是壞人嗎?通常不會。」林火旺希望我們在評斷他人的道德操守時,能作通盤全面的考量,而非妄下定論。

此外,道德也有公德與私德的差別,即使一個人在私德上有瑕疵,並不代表他在公德上的表現也有缺陷。林火旺說明,陳聰明以檢察總長的身分去見犯罪嫌疑人,就是犯了公德上的錯誤,應該離職以示負責;而吳育昇的緋聞案是他個人私德上的汙點,不等同於他在公務表現上失職。「道德,也有層次上的差別」林火旺補充說道。

「人,為什麼要有道德?」,林火旺解釋,在社會出現法律、道德規範之前,人是處在可以為所欲為的自然狀態中,在人類是理性利己的假設下,大家都在進行力量的較勁與傾軋,沒有人能夠保證自己在戰爭狀態中能永遠獲利,因為隨時都會有比自己更有力量的人出現。人類為了確保個人安全及社會穩定,所以選擇脫離自然狀態、訂立規範,放棄自然的自由,轉而獲得市民的自由,人類經過互相認可及同意,放棄了部分的自由,從此進入了有規範道德存在的社會狀態。

林火旺說,自由與權威並不牴觸,世界上任何一個先進自由的國家都有明確的法制規定,例如:在美國釣魚必須事先申請執照;在紐西蘭開車,前後座乘客都必須繫上安全帶,這些國家都存在權威規範,但他們並非不自由的國家。權威代表自由是有限度的,若每個人行使的權力超越自己的自由,就會侵犯到他人的自由,最後會損害大家的自由。而適度的權威可以保障自由。